2018年1月14日 星期日

【築技(TSUKI WAZA)】一輩子只專心做好一件事

2017年幾趟的東京行,意外地繞到築地逛了幾次。記得第一次看到「築技」的海報時,內心滿是震撼。
走出「築地市場站」就能看見很是震撼的海報牆。

有人這樣說築地市場:「並不是世界第一,而是世界唯一。我敢斷言,築地市場是舉世無雙。」(世界一じゃない。世界唯一ですよ。これに匹敵するものは、世界中に一軒もない。断言できます。)




你是如何看待「築地人」?是否覺得疑惑怎會有人願意在髒髒臭臭滿是魚腥味的地方工作?但他們全都是自16-17歲便一腳踏進築地,晃眼才意識到自己已是70歲、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在漁市場的行家(プロ)。「不管做了多久,到了築地裡面參與漁貨拍賣會還是會緊張。」一位行家這樣畢恭畢敬地說。

「仲買人」是築地市場最重要的角色,在供應鏈中扮演「中間商」的工作,但與其說他們負責大量買賣漁貨,更應該說他們肩負著「判斷、分類」的使命,「不是商人,而是貨真價實的行家」。「不是要給顧客最好的漁,而是提供最符合顧客需求的商品」,於是,熟悉每位料理人的喜好及習慣,及用「快狠準」又專業的眼在拍賣場上檢視、競標漁貨成了他們決勝負的關鍵,畢竟他們交易的不只是一條條鮪魚,而是與漁師及顧客所建立的「信賴」。
魚從捕撈的那一刻起,中間經過許許多多工作者的用心,從捕撈、運送、拍賣、採購,到最後將食物呈現在餐桌上,凝聚了多少人與自然那份心意。在消費者享用魚料理前,應試著感謝每個曾經出現在過程的環節和人們,甚至大自然。


對於吃進肚裡的每口漁料理,你是否瞭解它的背後流程?

這讓我想到2016年日本有感於築地市場要遷移而募資拍攝了一部電影「築地市場:和食之心」,電影中提到每年都在萎縮的日本漁市,跟速食文化與現在日本小孩不愛吃魚(魚離れ)的一些社會議題的探討與解決方案,還有漁市職人的傳承與退休,對於客人或彼此之間那亦敵亦友的競合關係等。而電影用榮耀、技藝、意志、志氣、夥伴五個面向刻畫築地的這群行家的專業技能---「築技(Tsuki Waza)」。目前市場遷移的案子也暫緩,讓「築地市場」目前仍為「築地市場」,也讓職人精神暫不因物理條件而有所斷層。(私心很推薦這部電影)
向觀光客傳遞築地精神及文化的築技海報。


其實築地不僅是漁市場,也是銀座料亭最重要的「大冰箱」,這裡也有不少蔬果老店。

說來就覺得好笑。留學時住在台場,每天上學的電車都會經過築地,當時卻覺得「築地都是魚腥味,哪有什麼好玩」,每天這樣擦肩而過都不覺得可惜。反倒是現在回到了台灣,經歷了超市總部的工作後,卻開始對蔬果魚肉後面的故事、人們充滿好奇,「很想知道築地的歷史」「這些築地人的一天究竟是什麼模樣呢」,突然覺得自己以前真是不懂得珍惜好多機會😅

築技的海報,每張都很打動人心,因為它拍出了漁師們「一輩子只專心做好一件事」的神情。
很喜歡看人專心工作的身影,特別迷人。

2016年10月19日 星期三

【東京】人才創造藍瓶魅力---Blue Bottle Coffee

2015年2月來自美國的Blue Bottle Coffee在東京清澄白河開了亞洲第一間店,造成了很大的轟動,也創造了好一段日子的大排長龍的紀錄。


最令人驚訝的紀錄是,朝聖者在開幕前兩天半夜3點便開始排隊,而慕名前來的人潮也在一天之內將咖啡店準備了約1個月分量的馬克杯全掃而空。之後,陸陸續續在南青山開了第2間店、新宿的第3間店,也預計將在2016年秋季接連於六本木、中目黑及品川展開不同氛圍的咖啡店。
來自舊金山的Blue Bottle選擇在清澄白河開日本1號店
藍瓶魔力,席捲東洋

進軍日本1年半後,究竟Blue Bottle Coffee想的是什麼?既不是快速大量複製展店、也不是急著異業結合,有些令人意外地,它著眼的是在「人才培育」「在地互動」

這間來自舊金山、主張自我風格及強烈獨立意識的第三波咖啡代表者Blue Bottle 認為,手沖咖啡的技巧是所謂的第三波咖啡的精隨,它們願意花3-6個月培訓員工,成為一名專業的「咖啡師」。並且,當務之急是「培育能樂在咖啡的人才」,因此大刀闊斧地在中目黑與祐天寺站之間找了個佔地420平方公尺的工廠,作為咖啡店及教育訓練中心,但很有趣的是,這裡的座位區僅8席,其他皆規劃為教育訓練使用的腹地,設有完整的訓練室、workshop space等,甚至考慮作為開放給一般民眾學習咖啡的場所。


培育員工成為專業的咖啡師,提高一起奮鬥的動力


Blue Bottle想要的不是短暫的打工,而是一輩子的夥伴
更重要的是,即便是在咖啡店工作,Blue Bottle也給予員工明確的職涯規劃(career path),並且讓晉升為管理職的員工能有機會與美國門市做「交換留學」的輪調工作。透過異文化的交流與刺激,可望激盪出更多咖啡經營的新想法。
進來藍瓶,也許你也有機會到紐約Chelsea Market門市工作

另一方面,不同於一般的連鎖外食產業,Blue Bottle主張每個立地條件都有它的歷史背景與客群,所以不急著慌張展店而錯估商圈。

以六本木店為例,起先Blue Bottle對於「時髦又國際化」的六本木有些反感,認為跟它們的精神不太適合。但殊不知,在走訪了一趟六本木後,發現六本木Midtown對面的新複合式建物「トライセブン ロッポンギ(TRI-SEVEN ROPPONGI)」附近有間被綠樹圍繞的小神社,且在這兒能聽到都市少有的流水聲,反而讓人有種舒適安穩的感覺,「就是這兒了!」很快地,便決定在トライセブン ロッポンギ的地下一樓開店。

Blue Bottle期許的是,在熱潮過後,人們也許不再因好奇而上門,但會因習慣而一來再來。為了創造附近居民的「習慣」,Blue bottle開始走向社區。例如,位於住宅區的1號店清澄白河店的附近有間國小,暑假時便舉辦國小學生的咖啡工廠見學活動,讓孩童們親身體驗。又例如,南青山店設在時尚業及IT業盛行的地段,晚上便活用門市空間舉辦上班族的下班交流會,甚至將空間租借給企業辦研討會使用。透過這樣與地方社區的互動,創造忠實粉絲,加強顧客黏著度並提供更多的「咖啡氛圍體驗」


其實,在經營日本市場的1年半中,Blue Bottle也曾有個意外插曲。2015年時Blue Bottle曾經一度公開發表要收購一樣來自舊金山的麵包店タルティーン・ベーカリー(TARTINE BAKERY),但麵包看似平凡,其實是一門複雜的學問。最終,Blue Bottle舉手投降:「每個業界都有它的專業,與其倉促異業結盟,不如大家在各自的領域繼續深耕!」 並宣告今後暫不考慮收購麵包事業。

咖啡是種令人沉迷的嗜好品,口味、風格見仁見智。有些人認為這間號稱「咖啡界的Apple」的Blue Bottle名聲大於實力,儘管如此,它仍擁有許多愛好者。但無可否認的是,Blue Bottle在人才培訓方面,確實有長遠又縝密的規劃。組織經營到最後,不是靠新商品出了幾款取勝,而是靠那群認同企業價值觀的員工願意付出勞力、腦力及心力,與建立信賴感的組織共創價值,進而相互扶持走得穩且遠,無論它的規模大小、營業額高低。




Blue Bottle Coffee 新店舗 (https://bluebottlecoffee.jp/)
・品川店
開幕時間:2016年秋予定
地址:東京都港区港南2-18-1
店舗面積:165.80m²(50.15坪)
・六本木店
開幕時間:2016年9月16日(五)
地址:東京都港区六本木7-7-7
店舗面積:138m²(42.02坪)
座位數:27席
営業時間:8:00~20:00
・中目黒店
開幕時間:2016年10月28日(五)
地址:東京都目黒区中目黒3-23-16
営業時間:8:00~19:00
座位數:8席

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

【北海道】極地裡的時尚---The North Face

The North Face(簡稱TNF)幾乎是極限運動者的最愛,無論是攀岩登山、滑雪或極地耐力跑,始終以「Never stop exploring」的品牌精神陪著支持者永無止盡地在世界探險。


擁有眾多極限運動愛好者支持的The North Face
TNF飄洋過海,從美國到日本已經有40年的歷史,從70年代第一波戶外露營開始流行時,TNF便出現市場中,可謂「先驅者」;直至今日,人們熱衷與自然共生的life style,越來越多消費者嚮往outdoor「原始的生活」,戶外用品專門店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,TNF非但沒有被市場所驅逐,反而因為擁有40年以機能為導向的基本實力,結合現在的科技跟美學,反而成為戶外運動用品中一枝獨秀的品牌。以今年為例,TNF在日本甚至擁有至少300億日圓的市場,較去年同期成長有2位數之多。

The North Face等同於「山,mountain」的代言詞。過去說到TNF,腦中浮現的畫面不外乎就是極限運動(極地運動?!),如戈壁攀岩(咦?)、沙漠越野跑、耐力跑或雪地滑雪等,似乎是極小眾且有專門特殊運動技能的客群才會對它有需求。

在馬拉松跑步正準備開始流行的2007年,TNF便已率先舉辦「TNF 耐力賽OS 箱根50K」,當初沒人看好這個活動,但連續辦了好幾屆,隨著運動意識的抬頭,終於成為日本人注目的的挑戰賽之一(箱根對於愛跑步的日本人而言,有著「不畏艱難追逐夢想」的意義啊!)2012年更是舉辦了「富士山越野賽(UTMF)」(168km),一直到今年連續辦了5年。(不但要爬山,還要環繞富士山一週,這真的不是一般人體力可以負荷的)

然而,當今的世代追求的不再只是「機能性」,而是講究「機能美」,誰能料到當初從美國舊金山起家的登山零售店TNF,現在光是在「流行時尚聖地」的原宿,半徑100公尺內便能開有4家不同類型的門市(分別為經典傳統的TNF、以女性為主的TNF3、強調時尚風格的TNF Standard及以小孩為主的kids專用店)?
原宿TNF已成外國觀光客熱愛的時尚據點之一

星野トマム「MOUNTAIN GEAR STAND」
這次有幸入住星野TOMAMU,在上山看雲海前發現飯店內有一間TNF的期間限定店「MOUNTAIN GEAR STAND」,原本以為裏頭賣的會是千篇一律的防風防水外套,卻意外看到很打中我心的設計連帽T。

以星野TOMAMU的座標為訴說主軸,灰色衣服上簡單明瞭地暗示著「獨一無二的地方限定款」(無庸置疑,每個座標當然都是世界唯一),瞬間心動,毫不猶豫跟身邊的夥伴大喊:「它就是我的衣呀」(然後便往收銀走去...)

服飾內部鋪棉,非常暖和,且日本版型偏小,雖為中性的運動服飾,但依舊有顧到女性身線的設計,果然是個能讓人放心在酷熱或凍寒中還能笑得出來的運動品牌。
獨一無二的座標軸衣

半夜4點半,穿著鋪棉的連帽灰T到標高1088公尺的山頂等日出(遺憾水氣不夠,當天沒有雲海),儘管山頂鋪著一層細雪、只要開口便有霧氣從嘴裡吐出,但一件TNF鋪棉衣服超能應付0度的氣溫啊!❤️

誰說運動不能時尚?以後The North Face 日本門市列為必逛清單之一。

2016年9月2日 星期五

【東京】創造感動的百年醬油老舖--茅乃舎

那天從清澄白河的咖啡店離開後,突然想去日本橋逛逛,就這樣走進一間很具設計感的店--茅乃舎(かやのや・Kayanoya)。

茅乃舍天井掛的是過去釀製醬油的木桶,全店木質調,很是隈研吾的風格
起先是被這間店的門市設計所吸引,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隈研吾所設計的店,有些意外「怎麼大師會來設計這間面積不算大的門市?」,回家查了查,才發現這品牌故事相當有意思,對我而言,品牌故事的精采程度遠遠大過於大師設計實體店面的震撼。

茅乃舍來自福岡糟屋郡,前身是「久原醬油釀製廠」,1893年起家的久原醬油釀是在當地小有名氣的代工加工廠。但久原家儘管擁有百年技術,卻始終沒有自己的品牌,而這也是久原家最掛心的煩惱,他們深刻體認到儘管自己釀製的醬油再香醇,人們卻容易只記得包裝上的logo品牌名,忽略背後真正擁有技術的正體,於是開始思考企業轉型的必要性。

茅乃舍的原點--久原醬油 (節錄自官網)

久原家族為了守護家鄉味,傳承日本傳統的飲食文化給下一個世代,2005年時在福岡的里山地帶首度開了一間名為茅乃舎」的餐廳,用80噸的茅草仿造舊時的茅屋,氣氛靜謐優雅,內設大型釜炊桶悶煮白飯,料理所使用的全是自家調味料,對久原家而言,這不僅是一間單純讓賓客來用餐的空間,而是一種理念與歷史的傳承基地。
位於福岡里山的茅乃舍餐廳,用80頓茅草蓋成,宏偉大器卻也帶有一絲禪意的靜謐(照片出處:官網)
沒想到餐廳一砲即紅,越來越多客人表達想買在茅乃舎所吃到的湯汁、醬油、味噌,於是茅乃舎」開始了網購事業,「茅乃舎だし(柴魚高湯汁)」終於第一次公開亮相了。

詢問度超高、蟬聯N年的暢銷商品---だし(柴魚片高湯)
透過口耳相傳及網路傳播的力量,很快地茅乃舎」好口味的名聲便在日本國內傳開了。2012年茅乃舎」終於走出九州、到東京開了首都圈的第一間實體門市,在這兒除了能購買到商品外,最重要的是給人全新的氛圍體驗,並在店內設有EAT-IN 區「汁や(高湯屋)」,向消費者做它們家商品的料理提案。

進軍東京的第一間門市就開在東京Midtown裡(節錄自官網)

為了將一個九州鄉下地方的品牌一舉帶推向全日本,久原家族請水野學(Mizuno Manabu)設計師為品牌做設計、定位。

【茅乃舎LOGO】Simple is  best!
水野認為,「だし」是茅乃舎的主力商品,也是久原家族從明治26年創業開始的原點。
所以,LOGO設計就用用一個「圓」簡單明瞭地表達企業精神
用滴釀的「高湯」表達醬油釀製廠的原點(節錄自官網)


茅乃舎LOGO設計簡單卻意欲深含(照片出處:官網)

實際走訪門市發現:圓形看似簡約,但商品一字排開卻又有股寧靜柔軟的力量
 之後,更用「以食連繫人與人」的概念做了一支「在『承蒙款待』之前,先說聲『謝謝』吧(「ごちそうさま」の前に、「ありがとう」)的CM,再次向消費者傳達企業發展的初衷---在那艱困的時代裡,感謝那些在收到釀製醬油後給予笑容的顧客。(下面的CM很溫馨,所有的情緒淬煉在那柴魚高湯之中。)




2014年在被譽為江戶美食、文化聚集地的日本橋室町裝修了新門市,並請建築師隈研吾操刀,為了完美詮釋企業精神,整間門市呈現木質調,以家鄉的醬油釀製木桶為道具,象徵品牌的精神與歷史,讓消費者在逛門市時彷彿走進另一個時空,回到明治時期的福岡小村。但同時,該門市也安排設計了open kitchen,安排至少3位料理師做現場的料理提案,並歡迎消費者試吃。每道料理試吃的類別都各不相同,包含試喝高湯、用醬汁做成的一口小飯糰、甚至是沙拉沾醬等,讓消費者細細品嘗日式飲食文化的各種風味及樣貌。
上門時是冬天,愛吃鍋物的日本人自是擺放了各種鍋物調味料。

那天,我忍不住買了兩罐味噌,回台灣後給爸爸吃水煮青菜時當配料,尤其炎炎夏日,沒食慾時切條小黃瓜沾味噌醬,清爽又開胃,超推薦!
超推薦的味噌,回訪必買!

從九州鄉下的小村落到東京大都會,從加工釀製代工廠轉而發展自己的品牌,從網購到實體店面的虛實整合,百年老鋪久原醬油把百年的精神濃縮在「茅乃舎」這個品牌裡。空間設計重要嗎?當然重要,畢竟那是吸引消費者上門的一個外顯方式之一,但非唯一。但那些鋼樑燈光終究是死的,而它背後想要傳達的精神跟理念才是活的。坦白說光是這些故事,都比是哪位大師操刀設計門市更有值得一訪的理由呀。

茅乃舎http://www.kayanoya.com/
羽田機場店(國際線)http://www.kayanoya.com/shop/haneda-international/
日本橋店http://www.kayanoya.com/shop/nihonbashi/
住所: 〒103-0022東京都中央区日本橋室町1-5-5コレド室町3 1F
TEL03-6262-3170(直通)
営業時間:10002100


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

【東京】お散歩・等々力公園

(2009‧9東京)

趁著天晴的週末,決定隨意搭上電車,找一個尚未去過的地方,放空。
於是,決定坐上各停的大井町線,透過一格格的小車窗,看見宛若時空倒置不同於台場的景色、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生,晴天,民家,公園,孩童,站著讀小說的人,沉默不語的情侶,等著即將開始小祭典的人潮...,這種緩慢的步調,讓我忘了弟弟回台後留下的落寞感,甚至嘴角漸漸上揚...。

快晴!散策日和
距離澀谷僅20分鐘車程的等等力站
這天有個小祭典

要去的地方是等等力溪谷公園,聽說是東京都內23區中唯一的溪谷。
其實選定這地方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純粹只是想要找個靜謐的地方,清涼一下。


等等力溪谷是東京都23區都內唯一的溪谷

東急大井町‧等々力駅出站5分鐘左右,就可看到等々力公園的看板




等等力公園其實不大,很單純的以一條小小的溪為主,兩旁是高聳的樹木,幾乎遮住了陽光,在入秋尚帶有夏意的九月初,是個非常涼爽的散步地點。

溪不長,水也不深,對於不常運動的人而言,幾乎可以說是毫無難度,假日的人潮應是比平日多,但也許是因為昨天下過雨,或到達時正逢中午時分,人潮意外地少。

等等力溪谷是東京都23區都內唯一的溪谷


全長僅1km,適合輕鬆散步
很幽靜,甚至聽得到這個夏天最後的蟬鳴
走過了這橋,爬上長長的階梯,有等等力不動尊寺,這樣的路程其實一點也不累,甚至很令人放鬆,很多人都是帶著點心在寺廟的庭園享用,很愜意。

這天,還順著大井町線,來到了二子玉川,看到河濱公園裡有很多熱血的學生,在烈日之下揮動著球棒,就好像看到連續劇Rookies裡的畫面,好青春阿!

大井町線向來人潮不多,適合一個人靜靜搭乘
一個人跳上一條不熟悉的電車前往一個不曾去過的未知地,哪怕只是在小小的都市裡打轉,或多或少都需要點勇氣。有時候幾乎都快忘了20世代敢衝敢撞的青春熱情(?!),或總是在同一條街道上徘徊留連,不知道自己迷戀的是舊事物所帶來的安全感,還是只是對於過往有著難以言喻的不捨。
是迷戀還是不捨?

試著把對夏天的熱愛延長一點,分一些喜歡的情緒給秋天,
坐慣了快速的電車後,也許該試著在且走且停的各停列車中找回最真實的自己。



等等力商店街

天氣好到連貓咪都要出來溜達了

【等等力溪谷公園】 https://www.gotokyo.org/jp/tourists/topics_event/topics/130422/topics.html
【交通方式】電車---東急大井町線「等々力」駅 步行3~5


2016年8月30日 星期二

【東京】只看不跑的東京馬拉松TOKYO MARATHON 2016

小時候對日本人的印象就是:「日本人好愛慢跑呀!」留學時發現:新年假期最讓日本家庭為之瘋狂的居然是看「箱根駅傳」這個接力賽跑,內心百思不解也相當震驚!回國後又正逢全球對慢跑的熱潮,慢跑的樂趣與意義始終是我內心很大的一個疑惑。尤其最遺憾的是,我是個愛在水裡游泳卻無法在陸上跑步的人,慢跑與我,始終無緣。

但今年2月我與朋友安排了一趟很特別的主題旅遊---「只看不跑的東京馬拉松之旅」,會激起去東京馬拉松的念頭是因為今年正逢東京馬拉松邁入第10年,很好奇究竟為什麼每年有30多萬人想要爭著來參加只有3萬人有機會被抽籤選中的賽事。

2016東京馬拉松--東京がひとつになる日(讓東京合而為一的日子)
現在已成為世界馬拉松系列之一的東京馬拉松於每年2月下旬舉辦,但其實它有段曲折的背景。過去的東京陸上競跑活動只開放給專業人士參加,鮮少開放給一般民眾參加,2003年時,當時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:「這座城市需要一個大多數人們可參與的城市馬拉松」,如此一來才能真的為這座城市注入活力;經過一番努力後,4年後的2007年終於由「東京馬拉松一般財團法人」正式舉辦東京馬拉松。

第一次接觸這個活動時,首先對它的活動命名很有興趣。2007年時東京馬拉松的slogan是「讓東京起跑(東京を走ろう)」,但在活動結束後考量到活動主題的命名須具備永續性、整體性,並基於日本人喜愛「檢討」(反省)的個性,執行團隊在每年的活動結束後,都會重新觀看整場馬拉松的影片,再修正下一次的主體,因此自2008年更名為「讓東京合而為一(東京がひとつになる日) 」。

馬拉松是一個城市的盛會,全民的共同祭典
曾經看過一篇採訪東京馬拉松主辦單位的報導才了解:原來舉辦一個封街7小時的賽事是靠縝密及長遠的「制度架構」在背後支撐,主辦單位將以3~5年劃為一個階段,而每個階段皆有它的使命及所需的運作單位。

黎明期---以第一年(2007)為例,當時主辦單位最重要的使命就是「讓3萬跑者平安跑完」,因此這一年的目的就是打基礎、定制度,諸如賽程路線規劃、補給品需求量的拿捏等,都在這一年做徹底的規劃及修正。
戒備森嚴,從出地鐵站開始都是層層的安檢

消防車、救護車全程stand by

42km的賽程規劃將東京各大著名景店納如其中,帶你一邊慢跑一邊欣賞城市的各種風光。
寒武紀---第四年(2010)開始定位為「內容爆發期」,將城市運動當作一個事業在經營,開始思考該如何讓它的財務獨立化,並鼓勵民間企業參與活動做商機經營;另一方面也開始充實活動本身的「內容」,如透過街道環境的整理整頓,打造一個對選手更友善的環境;開發軟體系統,讓不是選手的市民也有參與感;再者結合民間力量,與民間企業共同經營商機,創造更多的新鮮感。
賽程中出現的每樣物品都由企業贊助
每位選手的背後都有這樣的一句話Let's run together.
終點TOKYO BIG SITE設置的異國美食攤位,為辛苦跑到終點的選手提供美味佳餚。

腿痠了,就來泡泡足湯吧!
充實期---邁入十周年(2016)的東京馬拉松想的不再只是如何在7小時內吸引國際跑者的參加及創造更大的周邊商機,他們著眼於4年後的東京奧運,思考「該如何降低2020東京奧運高峰後疲弱期對城市的影響」,將「體育型塑為永續產業事業」作為當前的使命,同時主張Run as one將東京馬拉松的know-how複製擴散到其他地方。
現場直播螢幕

互相加油的台灣跑者

邁向2020年,TOKYO積極拓展與任何人、事、物的連結。
由於東京馬拉松就是個「任何人都能共襄盛舉」的盛會,所以每位參與者都有他明確的職責及任務,而這也是主辦單位善用「架構體制、長期佈點」的概念,深耕出現在一年一度東京馬拉松這個盛會的每位顧客(也就是參與馬拉松的所有人)---讓選手擁抱跑步的喜悅、讓志工及贊助商有協助的榮耀、讓市民及觀眾體會加油的樂趣

銀座是重要的折返點:選手擁抱跑步的樂趣

志工及贊助商也享有協助的榮耀


市民及觀眾體會加油的樂趣

城市運動的永續經營奠基於階段性使命的設定及達成,看似輕鬆簡單的7小時賽事背後是動員了萬人志工、贊助企業、選手及市民所組成,國際級賽事的組織協調能力當然是不在話下,但最讓人驚訝的依舊還是:「開始起跑等同於賽事結束」---在最後一位選手跨出第一步時,志工便已開始收拾周邊環境、撿垃圾,用最短的時間維持市容及還給市民最乾淨的街道。
最後一位跑者離開起跑線後,就是收拾的開始。

下一屆東京馬拉松將於2017年2月26日登場,線上報名到8/31截止(http://www.marathon.tokyo/),歡迎有志之士趕緊報名參與這個盛事。
TOKYO MARATHON 2017--Run with Heart

如果你和我一樣,是個對於跑步有點苦手的人,還是很推薦可以安排一趟旅程,體驗一下城市運動所帶來的熱血沸騰,尤其會看到許多台灣的跑者,也是一種很特別的旅遊風光!

台灣人可說是東京馬拉松最大海外支持者

在銀座街頭看到國旗,怎麼會不讓人激動呢
看選手別出心裁的競跑服裝,其實也是樂趣之一!